热烈祝贺我们的 One True King 夺得福冈WTT总决赛冠军!🎉(是的,我知道已经过去两个月了。)经历了奥运后数月的低迷期,以及年中沙特大满贯后的六个月冠军荒,王楚钦终于王者归来。久违了。
我和Jayden聊过很多关于王楚钦的低迷期。起初并没有意识到乒乓球比赛的赛程有多么残酷,仅仅以对游泳、田径等其他运动项目的理解,我们认为长达一年的低迷期都是常态。老实说,我原本预想他要到2025年中期才会回归,可能是在美国大满贯 US Smash 吧(当然,绝对没有私心,但我会去现场!😆 )可他比预期更早地回来了。跌倒了,奋战了,他反弹回来了。
为什么说是“反弹(bounce)回来了”?
过去四个月,王楚钦马不停蹄地征战各大赛事,在其间来回弹跳。但不仅仅是奔波,更关键的是,他的打法本就建立在节奏之上——高速反应、瞬间调整,就像乒乓球在球拍间来回弹跳。手感或许一时失准,但节奏始终未曾离去。
乒乓球常被称为“光速象棋”,因为它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智慧的博弈,考验球员的临场判断和战术调整。去年十月,在亚锦赛上对面诡异的无缝球时,王楚钦已经展现了让我大为惊叹的适应能力。而这次在福冈,他更是将这种能力推向了全新高度。
十六强战对阵弗朗西斯卡(Patrick Franziska):稳扎稳打胜于完美
从第一场比赛开始就能看出,王楚钦的状态并不在最佳。步伐略显迟缓,正手接发球找不到感觉,整体击球的精准度不如平常。但即便如此,他依然找到了赢球的方法。十六强战对阵帕特里克·弗朗西斯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
他们的第二局比赛有些混乱,双方都出现了些莫名其妙的失误,比分来回拉锯。但王楚钦始终保持主动,通过不同的发球尝试寻找突破口,直到他找到了发侧旋短球的手感。这一球成功打乱了弗朗西斯卡的节奏,把6-7的落后局面扳成7-7平。对手一时间陷入犹豫,在挑打、快搓和反拉之间犹豫不决。随后,比赛来到10-10、11-10的关键分,王楚钦在胶着的相持中展现出了耐心和杀手本能,最终拿下比赛。
他的这场球并不完美,但战术上的坚定执行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。
八强战对阵莫雷加德(Truls Moregard):发球抢攻策略
闯过弗朗西斯卡这一关后,王楚钦迎来了备受期待的八强战,对手是特鲁尔斯·莫雷加德。这是两人在奥运会后的首次交手。王楚钦在第二局失利,被对手追至1-1,但随即调整了战术。他放弃了当天效果不佳的摆短,转向主动进攻,增加了反手拧拉和接发球长搓加转的变化,全面加强了前三板抢攻。
在第三局里,王楚钦的发球成为关键武器——他发球八次,主要瞄准莫雷加德的中路和正手短球区,仅凭发球就直接拿下七分。其中,四分来自发球后的直接抢攻(从0-2到1-2,3-3到4-3,6-4到7-4,9-5到10-5);一分来自于在对手接发球后紧跟的快攻(1-2追成2-2);另外两分则来自莫雷加德的接发球失误(4-3到5-3,7-4到8-4)。尽管莫雷高德不断调整对策,但王楚钦的发球抢攻节奏紧凑,根本不给对手喘息的时间。而在莫雷加德的九次发球轮次中,以发不转的或侧上旋的正手短球为主,王楚钦凭接发球反击拿下了四分。
赛后采访中,王楚钦淡然总结道:“这不是复仇……我只是专注于每一个球,全力以赴,努力找回之前比赛中的感觉。”
Mission accomplished.
(more…)